DB62∕T 4966-2024 家畜光滑型布鲁氏菌抗体荧光偏振检测方法(甘肃省)

ID

C01D7C74E1A84B47B3E492CE36BC106E

文件大小(MB)

0.62

页数:

12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5/2/25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13.100,CCS c 62 □B62,甘 肃 省 地 方 标 准,DB62/T 4966—2024,家畜光滑型布鲁氏菌抗体荧光,偏振检测方法,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assay for the detection of antibodies against smooth,Brucellosis in domestic animals,2024 - 09 - 20 发布2024- 12- 20 实施,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62/T 4966—2024,目 次,前言.II,1 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 1,4缩略语1,5 生物安全要求 2,51 人员防护 2,5.2 试验工作区管理 2,5.3 其他要求 2,6设备与材料2,6 1仪器设备..2,6 2材料 2,7试剂 3,7 1阳性对照血清.3,7 .2阴性对照血清.3,73标记OPS制备3,74样品稀释液配制.3,8 试验预处理.4,9 试验操作4,91荧光偏振仪程序设置.4,92加样检测 4,10结果判定.4,11样本保存与废弃物处理 5,I,DB62/T 4966—2024,刖 s,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本文件由甘肃省动物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甘肃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联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曹丽萍、孙雨、郑红飞、蒋卉、王睿男、孙航、葛忠源、杨琪、朱小青、陈莉,丽,本文件由甘肃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解释,II,DB62/T 4966—2024,家畜光滑型布鲁氏菌抗体荧光,偏振检测方法,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应用荧光偏振技术检测家畜光滑型布鲁氏菌抗体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家畜光滑型布鲁氏菌抗体的检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9489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NY/T541兽医诊断样品采集、保存与运输技术规范,NY/T 1948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通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光滑型布鲁氏菌抗体 antibodies against smooth brucellosis,动物感染光滑型布鲁氏菌后,针对其外膜脂多糖中的0-脂多糖产生的抗体,3.2,荧光偏振试验原理 principle of 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test,荧光染料标记的小分子抗原被偏振光激发后产生偏振荧光,在溶液温度和粘度一定的条件下,荧光,偏振强度主要取决于荧光标记物的体积,与荧光标记物转动速度成反比。当抗原分子未与抗体分子结合,时,抗原分子体积较小,在溶液中旋转速度快,从而使光快速去极化,测得的荧光偏振值较低;当抗原,分子与抗体分子结合时,抗原一抗体复合物体积较大,在溶液中旋转速度较慢,对光的去极化较少,测,得的荧光偏振值较高。通过用荧光偏振仪检测荧光标记物激发的荧光偏振强度变化,而判断荧光标记物,是否与其他物质特异性结合,3.3,0-脂多糖 o-polysaccharide,是由几个低聚糖单位重复构成的位于革兰氏阴性菌LPS最外侧的多糖链,即为菌体抗原(。抗原),4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EDTA:乙二胺四乙酸溶液(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FPA:荧光偏振试验(Fluorescence Polarisation Assay ),FITC:异硫氟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1,DB62/T 4966—2024,LPS: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mP:毫偏振值(milli-Polarization),NEG:阴性(Negtive),OPS: O-脂多糖(O-Polysaccharide),POS:阳性(Positive),TSB:胰酪大豆月东琼脂培养基(Tiypticase Soy Broth),5生物安全要求,51人员防护,5.1.1抗原制备和样本检测工作必须在相应生物安全级别的实验室中进行,51.2工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5.1.3 严禁在工作区域饮食、吸烟或储存食品和饮料,5.1.4 严禁穿着实验室防护服离开实验工作区域,51.5出现溢出事故或可能暴露于感染性物质时,必须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如实记录有关暴露和处,理情况,保存原始记录,5.2试验工作区管理,5.2.1 实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严禁摆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522每次工作结束后,应彻底清洁工作台面。若发生具有潜在危害性的材料溢出,应立即清除污染,5.2.3所有污染的材料、样本和培养物在废弃或清洁再利用之前,必须先彻底清除污染,524感染性材料的包装、保存和运输应符合NY/T 541和GB 19489的要求,5.3其他要求,所有操作应按照GB 19489和NY/T 1948的规定执行,6设备与材料,61仪器设备,611二氧化碳培养箱,61.2普通冰箱(2。(3.8。0,61.3超净工作台,61.4荧光偏振检测仪(激发光:485nm、发射光:535nm,精度:<0.5mP标准偏差1 nM荧光素),61.5低温离心机,61.6超声破碎仪,61.7……

……